辅导员说

大学 不是大概学学

发表日期2019-03-13,共次浏览

       我叫张成友,是一名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辅导员。走在长满花花草草的大学校园里,陪伴着祖国的花花草草一起成长,我这样来形容自己的职业。大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在我看来,大学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大学,大概学学”的说法就是在大学里迷失自我的一种表现。
  几乎所有大一新生来大学报到前,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关于大学描述的“版本”,高中班主任给这些懵懂的孩子们画的关于大学如何美好和轻松的“大饼”更堪为一提。带着这样的认知,很多新生来到大学后,在学习方面就放松了要求,期中考试不及格的比比皆是。一些同学看到自己的成绩,都傻了眼,简直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
  当年高中时的佼佼者,现在倒成了挂科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新的起点缺乏新的奋斗目标。在高中,同学们的奋斗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考上大学,而且这个目标是用分数来量化的,你考得分越高,你考上名校的机会就越大。在这个过程中,我多掌握一个知识点,多弄懂一道易错题,就有可能多得几分,这样的奋斗目标很明确。相对于高中,大学里的评价标准就不限于分数了,它更强调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为大学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大学毕业后,同学们要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大学学习的目标应当是围绕职业发展制定的。
  第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大学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两大方面都指向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然而事实上,有些同学往往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大一新生来到大学后,仿佛刚从鸟笼里放飞一般,面对蔚蓝的天空,他们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想法。曾经和一个同学聊天,他说希望自己在大学里能够学会弹吉他、顺利通过四六级、加入学生会、读1000本书,谈一个女朋友……我不禁一笑并反问,“那你的专业学习呢?”他尴尬地笑了。其实我能理解,在他看来,专业课的学习只要及格就行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论是从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建设西湖大学的一系列举措,还是前段时间教育部重点强调的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和水平,我们都可以看出国家对提升当前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视。2017年共青团中央发文《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用了犀利的言辞,痛批当前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在假装上课,这背后反映的正是同学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漠视。
  第三,对大学教学方式转变的不适应。在高中,同学们的学习几乎是老师们在背后管着学、推着学、哄着学,而且每天严格作息,从早操、晨读到上课做题,从随堂测到周考、月考再到模拟考,所有的一切都指向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到了大学呢,教学内容多、难度大且大班上课,老师面对这么多同学很难照顾到个体差异,学习效果会打折扣,最重要的是整个学期就只有一次期末考试,如果某个知识点掌握不了,自己又不去请教、复习,到了期末考试就只能临时抱佛脚,勉勉强强及格以蒙混过关。换言之,从高中到大学,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转变学习方式,严格自律,更加主动地去改变自己。如果不能认识到这样的变化,并且尽快地调整、积极适应,大学学习,岂不成了大概学学?
  第四,职业发展信息不足,看问题容易走极端。比如,有些同学是被调剂到当前专业的,总觉得提不起对专业的兴趣,进而持续迷茫、浑浑噩噩,更不用说学习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本身没有错。但有些同学所谓的兴趣,可能是到大学之前受自己身边的某个亲朋好友的一己之见的影响而产生的“兴趣”,如果现在告诉他你之前志愿书的专业就业前景不甚光明,他就又改变主意了,对之前的专业可能就不感兴趣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同学看问题容易走极端,俗话说“听风就是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背后反映出同学们对职业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来源的缺乏,不能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也就容易得出偏激的想法,催生偏激的行为。
  就好比大家熟知的模型一样,大学其实也是一个模型。造杯子需要模型,造汽车也需要模型,大学生活同样需要模型。以本科生为例,从你入校的第一天起,到你毕业的那一天止,这四年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在为打造一个合格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模型的过程。
  结合我刚才分析的,这个能力模型最终指向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在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我又应该如何打造符合职业发展道路的能力和素质?这些问题解决的就是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困惑。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终为始,倒推自己应该培养和锻炼什么样的能力。我经常跟我的学生们分享,其实这样的能力有很多,比如扎实的专业知识(当然不能以及格为标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得力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应急应变能力、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熟练的办公技能等等,这些需要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认真思考,尽快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进而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毕业面临着失业”的说法经常见诸于报端、网站等等,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大学,大概学学”的想法其实很可笑,本质上是自欺欺人,是一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想法。
  等着混毕业证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未来能否遇见更好的自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严格自律,围绕职业发展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多种能力入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青春无悔,大学无憾。
  大学,不是大概学学。

                                              作者:张成友

上一条:春风十里 未来可期 下一条:你不就业 业不就你

关闭

Baidu
map